墓園位于堯山正中間,背靠堯山主峰,面向漓江,毗鄰靖江王陵墓群,距離市區(qū)僅5公里,地理環(huán)境優(yōu)越,自古以來就是桂林人葬墓的首選風水寶地。墓園按照“環(huán)境園林化、墓體藝術化、碑文個性化”的建設方針和“服務人性化、管理規(guī)范化”的管理理念,計劃用十年時間,將墓園建設成具有園林景觀和人文歷史內涵的現代文化陵園。 一片開闊碧綠的草坪,一排排整齊青翠的小松柏,其間點綴著一束束鮮花和精致的小花圈,微風拂過,松柏和鮮花輕輕點頭,仿佛是向長眠于這片綠地下的人們致意。這里,是桂林市建立不久的堯帝園公墓“樹葬”、“草坪葬”小區(qū)。如今,廣西桂林市“綠色殯葬”已成時尚。 桂林市近年在整治亂建墳墓方面下了很大功夫,由于各種原因,堯山等地方仍有大大小小的亂建墳包。不但占用了土地,破壞了植被,而且令桂林市周邊的景點“大煞風景”。 桂林市公墓管理所從一九九七年開始在堯帝園公墓推出樹葬服務,由于人們觀念的原因,“樹葬”的人數并不多,公墓區(qū)里也沒有專門的“樹葬”小區(qū)。近幾年,隨著有識之士的不斷呼吁,新聞媒體宣傳的影響,“樹葬”方式逐漸被一些人接受,桂林市政協(xié)也于去年提出了在桂林市建立樹葬公墓的提案。去年九月,桂林市堯帝園公墓建起了“樹葬、草坪葬小區(qū)”。 時近清明時節(jié),近三千平方米的小區(qū)內松樹郁郁蔥蔥,小草泛著綠意,幾株松樹前放著新鮮的花束。因為公墓管理所規(guī)定“樹葬、草坪葬小區(qū)”內不準燃放炮竹,小區(qū)內潔凈而幽靜。據墓園管理人介紹,到目前,長眠于“樹葬、草坪葬小區(qū)”的逝者達一百多人。 前來訂“樹葬”的王姓兩姐弟,他們準備以此方式安葬去年八月因癌癥去世的父親。據姐姐介紹,其父親生前是個老軍人,性格熱情開朗,身患癌癥依然樂觀,因為一輩子艱苦樸素慣了,他早就囑咐家人在他去世后簡辦喪事。姐弟倆聽說堯帝園公墓有個“樹葬”小區(qū),特意趕來看看,覺得這里的環(huán)境開闊而寧靜,而且花費不多,特別是相伴在一棵不斷生長的樹下,就好像生命力還在延續(xù),父親一定滿意,便替他定下這最后的安息地。 訂“草坪葬”的郭小姐是為去世已十九年的父親訂的。她說,我們全家都崇尚自然簡單的安葬方式,本想為父親進行海葬的,但一直沒有找到適合的地點,不久前聽別人說桂林市有了樹葬和草坪葬,清明前特意來看看,覺得環(huán)境挺符合心意的,就替父親訂下了。 桂林墳墓 桂林墳墓供應 桂林堯山公益墓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