洋蔥的●栽培★技術(shù) 栽培技術(shù) 洋蔥是一種耐運輸、耐貯藏的常用蔬菜,食用部分是肥大的肉質(zhì)鱗莖,有特殊的香辣味,能增進食欲,可治療多種疾病;不僅耐貯藏,也可脫水加工成出口蔬菜。洋蔥按鮮莖皮色可分為紅皮、黃皮和白皮三種;按鱗莖形狀可分為扁平形、長橢圓形、長球形、球形和扁圓五種。不同球形與早晚熟性有關(guān),一般球形越扁,熟性越早。種植洋蔥品種不同,產(chǎn)量有較大差異,熟性早的扁平品種,一般畝產(chǎn)4500——5500公斤左右;中晚熟品種一般畝產(chǎn)5000——5500公斤。種植洋蔥的經(jīng)濟效益每畝在3000——-6000元之間。而且易管理,是農(nóng)業(yè)調(diào)整種植結(jié)構(gòu)的較好模式。適合作為蘿卜、白菜收獲后的接茬蔬菜。 播種育苗 洋蔥育苗 ?。ㄒ唬┎シN期。播種期的選擇根據(jù)當?shù)氐臏囟?、光照和選用品種的熟性而定。洋蔥對溫度和光照都比較敏感,因此,秋播對播種期的選擇十分重要,既要培育有一定粗壯程度的健壯秧苗,又要防止秧苗冬前生長發(fā)育過大,通過春化階段,到第二年春季出現(xiàn)先期抽薹。漯河地區(qū)一般在9月10—20日播種,掌握苗齡50—60天。 ?。ǘ┟绱矞蕚洹C绱矐x擇地勢較高、排灌方便、土壤肥沃、近年來沒有種過蔥蒜類作物的田塊,以中性壤土為宜。 苗床地基肥施量不宜過多,避免秧苗生長過旺,一般每100平方米苗床施有機肥300公斤,過磷酸鈣5~10公斤。耕耙2~3次,把基肥和土壤充分摻拌均勻,耕地深度15厘米左右。然后耙平耕細,做成寬1.5~1.6米,長7~10米的畦,即可播種育苗。 ?。ㄈ┎シN方法。播種方法一般有條播和撒播兩種。 1.條播:先在苗床畦面上開9~10厘米間距的小溝,溝深1.5~2厘米,播籽后用笤帚橫掃覆土,再用腳力將播種溝的土踩實,隨即澆水。 2.撒播:先在苗床澆足底水,滲透后撒細土一薄層,再撒播種籽,然后再覆土1.5厘米。 為了加快出苗,可進行浸種催芽,浸種是用涼水浸種12小時,撈出晾干至種子不粘結(jié)時播種;催芽是浸種后再放在18—25℃的溫度下催芽,每天清洗種子一次,直至露芽時即可播種。 (四)播種量。播種量的多少與秧苗的健壯和先抽薹也有關(guān)系,密度太高,秧苗細弱,密度太稀,秧苗生長過粗,容易抽薹。一般每100平方米的苗床面積播種籽600~700克。苗床面積與栽植大田的比例,一般為1:15—20。 ?。ㄎ澹┟缙诠芾怼2シN后一定要保持苗床濕潤,防止土面板結(jié)影響種子發(fā)芽和出苗。要等到幼苗長出第一片真葉后,才可以適當控制澆水。當幼莖長出約4—6厘米,形成弓狀,稱為“拉弓”;從子葉出土到胚莖伸直,稱為“伸腰”。一般在播種前澆足底水的,播種后一般不澆水,到“拉弓”的“伸腰”時再及時澆水,這樣才能確保全苗。播種前底水不足或未澆水的,一般在播種后到小苗出土要澆水2~3次。 幼苗期結(jié)合澆水進行追肥,促進幼苗生長。施肥量每畝氮素化肥10~15公斤,或腐熟人糞尿1000~1300公斤.噴施新高脂膜保肥保墑。 幼苗發(fā)出1~2片真葉時,要及時除草,并進行間苗,撒播的保持苗距3~4里米,條播的約3厘米左右。 整地施肥 洋蔥不宜連作,也不宜與其他蔥蒜類蔬菜重茬。洋蔥根系淺,吸收能力弱,所以耕地不宜深,但要求精細。秋季栽培,在前茬作物收獲后進行耕地,耕深15厘米左右。耕地后即行耙平做畦,畦的大小根據(jù)各地的氣候和地塊的灌排條件而定,一般可筑寬2米、長10米左右的寬畦,以提高土地利用率,增加單位面積的栽植株數(shù)。如需進行間作套種,則應根據(jù)間作套種作物的要求,決定畦的寬度。 栽植前結(jié)合耕地施好基肥,基肥的施用量應根據(jù)土壤肥力和基肥種類不同而決定。一般每畝可施優(yōu)
關(guān)于我們 | 友情鏈接 | 網(wǎng)站地圖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最新產(chǎn)品
浙江民營企業(yè)網(wǎng) m.168ys.net 版權(quán)所有 2002-2010
浙ICP備11047537號-1